-
主持人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北京市文物局和首都之窗聯合打造的在線訪談節目?!笆詹兀簽槊篮蒙钯x能”,是2021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的主題,在9月15日的訪談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9月份的這場盛會的相關活動。今天繼續邀請到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和相關板塊負責人作客演播室來聊聊10月份有哪些活動邀請您來參加,您也可以打開快手APP搜索首都之窗參與訪談。首先介紹一下今天的嘉賓: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市場管理處處長張軍,歡迎您。
-
嘉賓
張軍:網民朋友們,下午好,又見面了。
-
主持人
主持人:嘉德藝術中心副總經理王彤。
-
嘉賓
王彤:大家下午好!
-
主持人
主持人:博樂德集團保庫公司總經理劉宏劍,歡迎您。
-
嘉賓
劉宏劍:大家下午好!
-
主持人
主持人: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悅,歡迎您。
-
嘉賓
張悅:大家好!
-
主持人
主持人:就上次的訪談,一個總結,一個回顧也好,在上次訪談中介紹了本次文博會在9月份的內容,不妨小結一下,已經結束的活動情況怎么樣?
-
嘉賓
張軍:效果非常明顯,一個是古玩城開幕式、展示活動,包括秋博會納入了板塊,引起了收藏者的愛好和跟從。特別是線上和線下溝通參與的熱度非常高。再就是在產業園召開的文物商店和文物商品的交易會,熱度非常高,線上線下共同進行推動的。
在3天交易過程中,5000多萬的交易額體現出來當時活動的熱度和大家參與的熱情比較高,大家在門口排隊領號的現場看起來非常的在疫情防控不斷的情況下也是驚喜。這幾場活動都突出了惠民的特點,屬于無底價拍賣,引發大家對文物藝術品的愛好,收藏者的追隨。另外,對文物藝術品的價值的重新的認可,在市場上的重新的引導。
另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收藏機構的藏品展,體現出文物博覽會中國際化的特色。還有文博領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應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和貢獻,我們進行了探索,簽署了文化交流互鑒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主題的倡議書,以藏品為橋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大主題,這也是在互相之間策劃的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新的亮點。
這三場活動比我們最早的設計要豐富很多??傮w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
-
主持人
主持人:給我的感覺,這幾場活動,除了緊扣“收藏:為美好生活賦能”這樣的主題之外,還是體現了惠民,包括講述好中國文化、講述好中國故事這樣的核心的內容。
-
嘉賓
張軍:對。
-
主持人
主持人: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十一長假和10月份有哪些精彩活動等待大家?
-
嘉賓
張軍:十一期間在做準備,十一之后從潘家園一直到20多號,嘉德藝術中心和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比較大型的國際化內容特色比較豐富的都在十一之后展示。潘家園這邊更體現出來民間收藏藝術的健康收藏理念的引導。嘉德和博樂德這邊主要還是在國際化、文物藝術品回流這個主題上,我們進行的務實的探索。
-
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張處帶著10月份開展活動三家公司相關負責人走進我們的演播會,大家對10月份的活動有什么樣的期待和疑問可以打在屏幕上,我替你們轉達。
首先就活動來說,我在整理訪談提綱的時候,也是回顧了上次訪談,張出提到了這么一個亮點,在綜保區內會有海外藝術品的展示交易,開展首次試點性的保稅拍賣,9月20日首場保稅拍賣,成交率是百分之百的成交率。
-
嘉賓
張軍:成交率非常喜人。
-
主持人
主持人:百分之百的成交率,在開始保稅拍賣之前想到了嗎?百分之百成交率并不是特別常見的結果?
-
嘉賓
劉宏劍:剛開始沒有想到會有百分之百的成交率。當時采取了線上線下同時拍賣,我們也沒想到過大家一直在關注這個項目,很多惠民政策,很多老百姓也在線上做委托,大家很好奇綜保區怎么拍賣,我們也想通過這個把國際的機構引到綜保拍賣。
-
主持人
主持人:保稅拍賣是什么樣的拍賣?
-
嘉賓
劉宏劍:全球藝術品進入到中國,如果在北京拍賣,需要交14.13的稅率,張處也聊到,這是比較創新的模式,會讓國際所有大型的機構來到保稅區,來到綜保區來拍賣,可以成交。方便文物藝術品的回流。
-
嘉賓
王彤:之前不用交現金的保證,14.13占用很大的金額。
-
嘉賓
劉宏劍:這也促進了第三產業,所有的藝術品在國外,不管是在倫敦、紐約、瑞士,所有的第三產業、服務業都給周邊國家在做,如果我們國家在北京開始去做,保險公司、運輸公司、做修復的,很多藝術品相關的服務,相關的產業能夠帶動。
-
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個產業鏈的大的概念?
-
嘉賓
劉宏劍:對。
-
主持人
主持人:我們參與保稅拍賣都是什么樣的人或者是什么樣的機構?嘉德也會參與嗎?都什么樣的人在參與?
-
嘉賓
劉宏劍:這次主要也是從臺灣過來的一個家族收藏,主要是境外的,有很多境外的機構,包括家族收藏,就放到這邊。以前放到香港或者是新加坡拍賣,但是拍完之后這些東西還在新加坡放著,我們想通過這個模式,剛才也和張處溝通,把文物、藝術品回流。
-
嘉賓
張軍:促進文物藝術品的回流是我們主要的目標。特別是北京“兩區”建設,文物藝術品打造的高端方面是我們重要的目標。從文物藝術品的經營過程中,形成真正的讓有價值的文物藝術品回到祖國的懷抱。
-
主持人
主持人:剛才也說了,它可能是一個大的產業規模的,未來會有帶動的作用,包括它也是首次拍賣,這次的拍賣也是百分之百的成交率,這樣的一個成功的開始,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思考?包括這種試點會不會擴大范圍?以后會不會加大拍賣頻次?
-
嘉賓
劉宏劍:百分之百成交的優勢,讓更多的國際機構關注中國,讓更好的藝術品文化去做交融,通過這個方式促進文化交流。
我們拍賣完了,好幾個國家的有些收藏,他們的家族也和我們在聯系,還有一些國外的拍賣公司,就在探討這個模式。
-
嘉賓
張軍:已經有反應了?
-
嘉賓
劉宏劍:對。很好的反應。
-
主持人
主持人:以后會加大拍賣的頻次和場次?
-
嘉賓
劉宏劍:要看拍賣的場次和內容,每年固定春拍、秋拍。國內的拍賣公司,很多最近去園區,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看,怎么樣聯動,他們有些客戶也在國外。
-
嘉賓
王彤:國外的藏家,海外藝術品回流不多,由于疫情,你們這個平臺大家能更多的彰顯出來。再一個國內實力好了,所以很多的藏家愿意回購一些流失在海外的藝術品。國力強盛,盛世收藏也是對文化回流非常好的印證。
-
主持人
主持人:大家對文物的收藏市場,包括為中國文化故事做的努力,給我一種特別激動的感覺。
接下來說說另外一個亮點,關于海外文物藝術品的展示交易,這也是上次訪談張處提到的亮點,這應該是10月份舉辦的,是什么樣的活動內容?
-
嘉賓
劉宏劍:10月23日,我們做一個大型的國際的項目。從兩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我們從古代這塊引進了全球20多個國家涉及60多家將近70家國際的古董機構、收藏機構,他們會做中國藝術品的梳理,他們從全世界各地過來。第二板塊,現當代板塊,現代藝術這塊,大概有9個國家,14家國際畫廊機構,入住過來來參加展覽。9個國家會派最重要的藝術家過來展示,有點像巴塞爾在瑞士在做,只能做線上直播,我們解決了,他就可以把作品運到綜保區,國內很多收藏家、老百姓就可以過去欣賞、交流。
-
主持人
主持人:這個活動的亮點和特色您認為是什么?您也提到國內的收藏家、老百姓也可以去參與,到底怎么去參與呢?
-
嘉賓
劉宏劍:從收藏家來說,疫情原因很難出去看。我們這樣解決了,作品就可以進到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可以直觀見到這些作品,方便促進交易。促進交易完了,這些作品第三產業、服務產業就帶動了,像倉儲、修復、保險,都交給中國公司做,配套就起來了。
第二,惠民這塊,這次開館和香港海事博物館、國內幾家美術家合作做了留法的展覽,中國的藝術品也引到綜保區,讓老百姓可以參與,更直觀看到這些東西。原來這些東西大家都要去香港去哪兒去看,這樣的話就可以在綜保區看。
-
嘉賓
張軍:也形成了綜保區良好的聚集效應。
-
主持人
主持人:公眾參與的方式是什么?微信預約?還是說哪天開放可以隨便去?
-
嘉賓
劉宏劍:我們每天會開館,大家可以預約,最近會出來預約系統。
-
嘉賓
張軍:根據疫情的情況,根據一些預約情況會出臺相應的宣傳情況和措施。
-
主持人
主持人:我有一個疑問,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我看文物、藝術品,最多是走進博物館,這幾年不管您這邊,包括嘉德,一會還要聊到潘家園,都有一些文物展示,不管是藝術品展示、文物展示?,F在大家能夠看到文物的方式越來越多,我們的側重有什么樣的不同嗎?
-
嘉賓
張軍:在博物館都是館藏的,相對是固定的,屬于只能看不能夠進行交易。在機構里面包括藏家手里面還有大量豐富的內容,恰恰是通過藝術品的交易過程、展示過程能體現出來“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的場景,我們也鼓勵這樣的市場和交易平臺,做好文物活起來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也形成市場的交易。讓消費者和供給方都能夠共同來參與和選擇,也擴大了文物藝術品的宣傳和歷史文化傳承的影響力。從這個重點來講,我們從市場監管的角度還是要積極促進它去擴大發展,讓供給方和消費方互相能夠直接溝通,形成良好的社會運作和社會影響力。
-
主持人
主持人:促進文物市場更加的繁榮,更加的健康有序發展。
-
嘉賓
張軍:更豐富對于館藏、民間、機構收藏的理解,有很多珍貴的作品,可能不見得在博物館里面能看到,像您說的一樣。但是在藏家手里面反而有更多的豐富,我們讓他們都活躍起來。大家對于中華文化的歷史傳統,世界文化的精品,從鑒賞、交易過程能更好的理解和選擇。
-
主持人
主持人:所以,我們也是把10月初把潘家園民間收藏的板塊納入進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
嘉賓
張軍:以前沒有納入過。以前的思路總是想著要監管有序,包括很多制度規章必須得到位的地方。后來我們發現,民間收藏也在不斷的規范自我,也不斷的提出很多監管和行業規則。這樣的話,民間收藏其實也是大眾參與的重要場所,不能忽略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建章立制,形成規范的經營、運營的話也會很好的活躍文物藝術品的消費群體和市場。所以我們也是把它作為一個豐富的內容,今年作為第一次探索,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
主持人
主持人:不妨給大家介紹一下,民間收藏藝術品博覽會有哪些內容和亮點?
-
嘉賓
張悅:秋季古玩藝術品博覽會,可以概括兩個大點,一個是像張處講的,民間有很多東西,匯集各個省份,長沙、沈陽等等各地都有很多藏家和藏友很愿意把自己的東西拿到舞臺上做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是非常滿足大眾文化交流的訴求的一個東西。像您剛才提到的,還有老師說的,它和博物館里面不能觸摸的是不一樣的,把玩和鑒寶能跟專家、同業交流,對文物的活化,對文博這方面是有民間的推動作用的。文博的發展是服務大眾,大眾的表達,它最后貼合我們賦能生活的主題,這個東西一定要是互動,一個是雙向的。
說到文化活化的話題,近年來漢服、國潮的文化。
-
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應該穿著漢服來。
-
嘉賓
張悅:漢服這個東西是沒法觸摸的,包括像文物是絲織品怕見光,怕觸摸,交易的方式是需要很嚴格的流程的,但是這個東西傳播出來的價值,對這個服飾、紋樣是可以有復原的,活動期間有漢風集市,也可以打卡、拍照。
-
主持人
主持人:會不會有很多喜歡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去打卡,是不是也會成為網紅地了?
-
嘉賓
張悅:現在已經有這個趨勢了,把這個比較好的文化交流的氛圍做起來了。
-
主持人
主持人:城市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前見到穿著漢服的可能覺得奇裝異服,現在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包括文化不斷的自信,大家會覺得這個事情很自然,發揚光大的內容了。
-
嘉賓
王彤:我原來做展覽的時候,在展廳里大家穿著正常的衣服,現在往往有穿長衫的人,拿著羽扇進來,大家會圍觀?,F在大家都習以為常,很應景,很有穿越性、沉浸感。走在大街小巷里,很多人穿著這樣的服飾,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首先他得喜歡,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
主持人
主持人:從喜歡到參與,了解整個的制作,賦予它的歷史,是一脈相承的,穿起來的,跟剛才我們說的產業一樣,都是一個大的內容。
接下來說一下,在民間收藏藝術博覽會,潘家園在10月份有歷年來比較有名的,鑒?;顒?,今年會一如既往舉行嗎?
-
嘉賓
張悅:10月9日上午。
-
主持人
主持人:公眾怎么參與?
-
嘉賓
張悅:如果有興趣可以直接拿著到現場來。
-
主持人
主持人:以往都特別火,大家覺得時間太短了,排不上。
-
嘉賓
張悅:這個訴求一旦上來,多少時間都不夠,往年是一個半小時,現在考慮到防疫常態化的情況,大概控制在1個小時。老師們熱情上來了也會盡量給大家看的,我們一直做這個公益活動,其實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要來傳播正向、健康的收藏理念。
-
嘉賓
張軍:在前期的活動,包括產業園和古玩城做了很多場次,預約方式,每個人限定一個件數,每個人2、3件,這樣的話比較均衡,他可能會挑選好一點的,得到專家的指導,達到了文物知識學習的過程,我們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
-
主持人
主持人:接下來問一下,通過多年來舉辦鑒?;顒?,公眾參與拍賣也好,尤其在潘家園這樣的民間交易市場,您覺得我們這些藏家或者一些消費者,他的興趣點、關注點,購買能力、經濟能力上面有沒有一些變化,這么多年的發展,一定會有趨勢的變化?
-
嘉賓
張悅:非常大的問題,我先說說我這邊的,大家傳統的收藏觀點,瓷器比較多一點。最開始是去偽存真,開始慢慢有自己的收藏方向,或者是收藏追求,從入門收藏者發展一個方向,比如我專門做哪個方向,大眾是有了一個從普通收藏到精益求精,離開行內老說的老普,開始追求精品,把握自己的收藏風格和方向的。這絕對是有一個趨勢的。像現在的文博事業發展非常好,各個平臺、渠道,正向的引導、知識的傳播、傳遞非常多,藏家中不乏有水平很高的老師,之前參加一個活動,我也是去學習的,當時有一個藏家,正好是從國外買了一件東西,那時候要是有保稅的話,可能會更好弄,當時絕口不提是哪兒買的,這件東西非常之好,當時我個人的判斷,我這方面還是水平有限,我說這個東西如果是真的,應該在博物館里,真的是真的,是虹彩的,造型是三角觖的,非常精美,專家評價,這個東西?
-
主持人
主持人:應該放故宮。
-
嘉賓
張悅:有那個意思,非常有魄力才敢在國外的店里,只是路過這家店,花了非常不菲的價格進來,上拍賣多少錢都不過,民間高手非常多。
-
嘉賓
張軍:真是藏寶于民。
-
嘉賓
張悅:他們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和范疇,在這個交流過程中,學習的東西也非常多。
-
主持人
主持人:王總說藏寶于民,我在收集本期訪談資料的時候看著這樣一個說法很有意思,大意是收藏分“民藏”和“國藏”,國藏的統計較為完整,但是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國藏”都無法盡收囊中,放在國家博物館的畢竟是少數?!懊癫亍笔菄氐膸妆渡踔翈资?。由于古玩藝術品歷時久遠、數量眾多且遍布民間,是古代藝術品乃至文物收藏的主體,甚至比“國藏”還要重要,絕大多數的藏品都是在民間得到保護,有序傳承。多年來,中國的“民藏”為國家搶救了很多國寶?!睂τ谶@個說法嘉賓們怎么看?
-
嘉賓
王彤:按照文物的分類有館藏文物,民間流散文物,流散文物主要是在民間、社會中流散的一些文物。但是這些文物可能歷史久遠,還有個人的喜好、家族的傳承,時代的原因,一直是散落在民間的。但是我覺得“國藏”跟“民藏”,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不管是在國家還是在民間,其實都是對文物的一種敬畏心,大家的一種崇敬心,放在家里視為家寶,放在國家是國寶,在家里的保護,一代代一家家的傳承,也是對文物的尊重?,F在唯一缺少的能更好的合理的保護這些文物,因為現在很多從老一輩到現在,現在可能都幾代人了,這還是需要一個家族的傳承,包括民間都需要有這樣的知識的普及,還有家族的傳承保護的概念,剛才劉總說文物的修復、鑒賞,這些都需要在社會上不斷的普及的。這樣才能從一代一代一波一波的人才能傳承下來。
但是在國家的體系里,非常完善的文物的普及、登記制度,這幾年張處都有統計,都在大家的大賬上有很好的建檔立目都有很好的保護。民間這部分今后需要社會各種力量、各種機構,大家更好在文物保護上、展示上、修復上,更好的傳承利用,也是一個輔助國家的保護。
-
嘉賓
張軍:共同探討怎么樣更好的保護方式,不拘泥于在什么場地。實際上要探索它的保護方式,和我們數據全保真的數據利用和技術的更新,現在都在研究,很多領域都在出臺更多的技術手段。除了修復以外,還有全數據的管理,包括建大數據的管理。一個唯一性一個藝術性,還有它的真實性得到更好的保護,應該是我們要探索的路子。
今年咱們做的這個大的活動,在文物藝術品交易主體的培育上和消費市場的擴大影響上,再就是我們在監管體系的健全上,是做出應該有的基礎性的探索。
-
主持人
主持人:我們都探索了哪些內容,包括我們有哪些設想呢?對于去規范引導健康的民間收藏這個行業。
-
嘉賓
張軍:通過舉辦平臺類型的展示交易活動,其實是比較好的一種活動聚集方式,讓這些文物藝術品應該有的豐富程度和鑒賞水平,保護管理的知識應該得到一個很好的交流、互建。
再就是在制度建設方面,也在探索,怎么才是一個有信用的體系保障的文物藝術品交易場所。通過這些探索,可能下一步我們在“十四五”期間,今年已經起步了,我們在規劃里面也提到了,在流通體系的監管方面,既要監管方式跟進,也需要放管服,暢通出入境便利化程度,配套的激勵措施,關稅的減免都是我們探索的方向,一要服務,二要監管,讓它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要建立起來,降低信用的門檻,形成大家放心消費、放心去交易、放心去交換文化藝術鑒賞內容,形成一個好的大環境。
政策、技術、共同的法規,都要進行綜合的配套,這也是比較難的一點,讓市場健全發展,這是比較難的一點,我們在“十四五”期間,需要企業共同配合發展好、探索好總體環境。
-
主持人
主持人:對于這一點,劉總和張總有什么補充嗎?
-
嘉賓
劉宏劍:文物倉儲保存方面,包括藝術品方面,很多藏家買回來,沒有好的環境去倉儲,造成了很多藝術品的損壞。在綜保區做這個項目,也配套有倉儲,讓好的藝術品得到好的環境。第二有一部分藏家,自己還能收集一些數據,其他的多種可能性,也在探索。
-
嘉賓
王彤:我補充一個,你們說的都很好,我突然覺得在收藏上,還要提醒一個健康的收藏理念。首先你的交易行為一定要是健康的,一定要在文物局合理合法合規批準的文物經營機構里面,來進行合法的文物的買賣。政府會對你設定一些哪些文物可以買賣,哪些不可以。像出土、出水的、國家保護的這些是嚴格禁止買賣的,不管是惠民還是別的,這個節目非常好,需要告訴大家,這些東西不要碰,不要受市場的誘惑,首先起因就不健康,買了這樣的東西你不能正常的交易。所以我覺得健康的收藏是要從起因上開始。你在合法、正常的在流通渠道進行健康的流通、交易,進行正常的鑒賞、保護、保管,這樣才是一個流行的循環。
-
嘉賓
張軍:王總說的特別好,王總還有一個背景身份,她原來就是文物市場處的工作人員,她自己又從事經營了。
-
嘉賓
王彤:這是特別揪心的問題,你到市場中、民間,大家很多錢花的很冤枉,他買的這些東西也是對文物的喜愛,他買的東西不對、買的機構不對,見不了光,不能在陽光下交易,這是不健康的。一定要看政府很多網站的法律法規,在合法平臺上進行交易,才能一勞永逸,才能會暢通無阻,很愉悅的,收藏是很愉快的行為。
-
主持人
主持人:文物收藏除了有好的鑒賞能力之外,還得好好學。
-
嘉賓
張軍:文物保護法,必須得把王總提到的幾個方面,7+1的政策底線必須得掌握清楚,法規底線。再一個交易過程中的場所,行政部門管的場所的合法性、資質的合法性,這樣的話就有保障。消費者本身要學法,經營機構也要依法合規經營,這兩方面相輔相成。
-
嘉賓
王彤:政務公開這么多年,這些名單、機構都有。
-
主持人
主持人:文物局網站都可以查詢到。
-
嘉賓
王彤:可以多利用網站找到。
-
主持人
主持人:張總,尤其像民間的文物,這次的博覽會,包括日常的文物交易,我們是怎么去規范這塊行業的呢?
-
嘉賓
張悅:我們在招商前期過程中,有非常明確的商戶的定向性的要求,我們針對的一定是有資質的,你得達到一個門檻才可以進入展會。像王總說的,包括市場里有一些店鋪,是賣這個東西,做這個東西的,要么是家傳的,這個是很明確的。要不然得有相關的文物經營資質的商店,才可以做這個交流和交易的。
我想到了一個回到“民藏”和“國藏”的主題,一個是我們有一些藏品,有一位年齡大的捐贈的,也在參與博物館藏品的征集,這等于從“民藏”變成了“國藏”,在歷史當中,我們在博物館當中看到很多的藏品,非常有名的海內三寶: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大盂鼎、大克鼎都是藏家的,清末光緒年間的,清末的大收藏家收藏的。在32年他的孫媳婦把這個東西埋到地下,幸虧是銅器,保存的還可以,51年的時候捐給了國家。你得有合理、合適的保存條件來保護。有一些東西會從“民藏”到“國藏”手里,傳幾代人之后,一定得有一個好的歸宿,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不放心,一定要給它好的歸宿,捐鼎的老奶奶,她也是要給它找一個好的歸宿。
-
主持人
主持人:這兩個鼎正在國家博物館進行展覽。
-
嘉賓
劉宏劍:像國際這塊,像古代這塊,有的快100年的歷史,家族傳下來的。第二現當代這塊,畫廊也是很國際的,有很多參與巴塞爾等全球著名的藝術博覽會,這些機構的加入,會有一個標準。
-
主持人
主持人:我想起了一個可能是個人的習慣,這個文物如果從出土到保管,傳承了很多年,其實是對這個文物有故事介紹的,出土地是什么,介紹是什么,往往征集的文物沒有,信息缺失。作為業內人士會認這個怎么回事,我們打醬油的觀眾,文物缺失、信息缺失,東西雖然好,但是我也看不出門道來,會有這么一些遺憾。我不知道這樣的數據的不管是歸納還是收集,我們有在做嗎?
-
嘉賓
張軍:現在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信息的健全完善,包括我們在各種各樣的途徑里面搜集到的對于一個珍品的信息的再鑒定、再豐富,再把它固定下來,這作為我們大數據建設的一個方向。對上古的作品有難度,需要多方面的行家共同努力、探討,我們形成行業內部對它共同的共識。對現代藝術品,現在就開始起步了,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好的作品,現在就開始建它的數據了,未來它成為比較完善的,而且是保值的,體系建立起來,從現在就要用技術來完善它。各個方面都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從國家局的指導意見,到現在能夠試點的工作,怎么樣健全和完善,我們在市場監管過程中,能立起來公開公平公正旗幟的方法。我相信現在的區塊鏈、大數據都在不斷提高我們自己對于文物藝術品的數據完善的科學化水平。我認為應該在“十四五”期間,大數據的建設,還是會走出一個比較快的步伐。
-
主持人
主持人:我有時候狹隘認為流動性和金融屬性會推動民間收藏的動力,也能為文物傳承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你喜歡也好,這個情懷也好,先不談。大部分人或者至少有很大程度的人會關注這個東西的價值。
-
嘉賓
張軍:是?!白屛奈锘钇饋怼北緛砭褪橇鲃有詡鞒械哪繕?,流動以后才會讓它的價值得到豐富、完善和傳承。讓它很好的流動起來,讓大家沒有信用的風險的去流動,就是剛才說的這套管理體系所需要追逐的目標。有這套體系以后,藝術品金融才能真正有機會能做起來,現在最大的風險藝術品金融不敢進入,風險太多,我們要克服這個風險,多部門共同來研究,很多研究機構、收藏機構都在共同努力?,F在也都在形成了一些想法。包括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法律底線的建立,違規成本怎么建立他的風險,可能讓他望而卻步,多部門研究,我們在不斷的努力推動它,也希望相關的法規部門引領往前走,這確實是一個很有特殊性的市場。
-
主持人
主持人:是這樣的,而且相信在未來的中國,應該是一個比較蓬勃的行業。
-
嘉賓
張軍:我們相信肯定會有繁榮大發展的方向。
-
嘉賓
劉宏劍:是的。我們這邊引進這些機構,尤其是現代藝術的,我們有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把全球各地的內容過來做交融,從學術上面。第二方面,我們更多想的是國內的藝術家、藝術工作者,可以去和國際的一些機構去對接,這樣的話,會有更多的機會,讓國外的機構看到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市場。所以,我們一期,我們也沒想到,第一百分之百成交,第二機構進來之后,第一期全部都招駐滿了,馬上啟動第二期,10月底開完馬上做第二期,國外有些機構,前段時間意大利等有些機構聯系,說我們也想加入,但是我們確實都滿了。
-
嘉賓
張軍:有點饑餓營銷的感覺似的。
-
主持人
主持人:吸引力挺強的。
-
嘉賓
王彤:藝術品+金融是一個可期待的。
-
嘉賓
張軍:應該是可以探索的方向,國外這方面可以借鑒的也有,國內的大環境和管理方式不一樣,特別是在文物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可能它的信譽程度、我們對于監管的渠道方式、執法方式都要有一個集合。我們未來在信息共享,建立它的信用價值和信息共享方面要做出積極的努力,多部門共享一個文物藝術品,包括機構,包括物品本身的一種信譽的穩定程度,這樣建立起來,執法也方便,監管也方便。規范的企業也希望用這些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健全市場的規則,就更容易經營的更好,讓好的企業發展的更快,讓走偏的趕快要規范,引導他的健康,健康收藏理念發展。
-
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環境能促進各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還能幫助更好的企業發展的更好,幫助會有一些困難的企業能夠完善或者是規范它的經營,同時也淘汰走歪道的企業。